遠離憂鬱,擁抱幸福:第二部:Self Psychology
Self Psychology (自體心理學)
Part two:從self psychology的觀點談憂鬱及其他心理疾病
1.
關於心理疾病的成因之探討
2.
古典精神分析學派與當代精神分析學派
3.
Self
psychology的專門用語介紹,以及何謂self
4.
自我的發展 (Development of the Self)與心靈花園
5.
關於selfobject experience與其分類,以及所謂的心靈養份
6.
關於idealized selfobject
7.
關於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
8.
關於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experience
9.
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
10.
Self & selfobject
relatedness
11.
從Self psychology看depression之psychopathology
12.
從Self psychology的觀點看alcoholism &
substance abuse的個案
13.
邊緣型人格疾病(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之臨床症狀
14.
從selfobject psychology來看亂倫式的性侵與家暴等問題
1. 關於心理疾病的成因之探討
在第一部裡,我們討論了憂鬱症的生物性病因,說明了何謂「內因性憂鬱症」,以及內因性憂鬱症的生物性病理機轉。
那麼,是不是所有在身心科門診被診斷為「憂鬱症」的個案們,都是因為生物性的病理原因而導致其憂鬱?!
又或者這樣說,那麼一個人過去成長的種種經驗,對其日後的情緒或性格可有什麼影響。
其實,就算是一個拳拳服膺生物精神醫學的專家,例如,有些精神科醫師常掛在嘴邊的說法:「憂鬱症其實就是一種腦部的疾病」,大概也很難去否定一個人過去成長經驗的重要性與其對日後的性格心理與情緒等等的影響。
在這第二部裡,我就要來跟各位談談一個人的成長經驗,對於其日後之情緒狀態與心理性格之發展的重要性。
先簡單的說個結論,就我在臨床上粗略的印象,約有1/3到一半的憂鬱個案,其情緒之所以會經常陷入低落與憂鬱的狀態,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所累積的種種「創傷經驗」或是近期所遭遇的種種心理層面的壓力、挫折與煩惱等所導致的。
2. 精神分析體系之簡介
古典精神分析學派與當代精神分析學派
n classical school: id psychology & ego psychology
n neurosis--hysteria & phobia
n Alfred Adler:individual psychology
n Carl G. Jung:analytic psychology
n object relations theories (客體關係)
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n self psychology: Heinz Kohut (自體or自我)
n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古典精神分析學派與當代精神分析學派
不論對精神分析之內涵熟不熟悉的人都知道,精神分析的開山師祖是佛洛伊德,佛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又稱為古典學派的精神分析。
過去這一百多年來,精神分析的內容其實也在不斷的發展著,像是繼佛洛伊德的【ego psychology】之後,阿德勒創立了【individual psychology】,榮格也自成一格的創立了【analytic psychology】。
而所謂的當代精神分析學派乃是指先後出現於60年代的客體關係學派(object relation school)與self psychology(自體心理學)等兩大支派。
客體關係學派乃出現於60年代;而self psychology也出現於六零年代晚期,其理論乃由Heinz Kohut所發展創立。
客體關係與self psychology乃被歸類為當代精神分析的範疇。
我與 self psychology 的因緣
當初我想成為一位精神科醫師,就不只想成為一位開立藥物處方的專家,更對於人類心靈的奧秘充滿了好奇,欲一探奇究竟,包括對於各種心理疾病的心理成因。
所以,在還沒進入精神科之前,就開始參加了心理演劇的團體。
正式成為精神科醫師以後,更是把握機會參加了各式各樣的心靈課程與工作坊,當然也開始接觸精神分析等各家的理論與與閱讀各個心理學派的經典著作等。
當年陳展航醫師是我輩在古典精神分析治療的啟蒙者。
後來,又在張凱理醫師的導引之下,開始探究self psychology,然後,或許就是因為感覺到這乃是一門容易親近(experiences near),且頗有助於去瞭解個案們的心理病態的發生過程的理論系統,甚至對於一般人格發展的理解也說得簡單易懂,深得我心,且好使用,後來,就那麼一路地self psychology下來了。
我的心理治療學習之旅
個人乃於1987從國防醫學院畢業之後,便進入了台北榮總精神部做住院醫師,自此展開了精神科醫師之生涯。
1997,成為一個精神科醫師十年之後,我終於一償宿願,獲得了出國進修心理治療的機會,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醫學中心,跟隨當時在那裡服務的Paul Ornstein以及Anna Ornstein夫婦倆學習與Self psychology oriented psychotherapy相關的專業與技能。(於是乎我也成了張凱理大師兄的小師弟。)
Paul & Anna兩人乃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移民至美國的匈牙利裔猶太人,夫婦倆為人誠懇敦厚、修養奇佳,且學問淵博,為當今self psychology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之ㄧ,經常受邀到各地去主持與self
psychology相關的講座與工作坊,兩人之前當已年過八十時,卻仍然富有活力,積極參與self
psychology與精神分析相關的各種研討會,誨人不倦。據悉,恩師Paul Ornstein已於數年前辭世,深感懷念。
我在辛辛那提學習時,還曾看過Anna所寫的十數篇記錄當年在納粹集中營裡之恐怖經驗的文章,記得當時,素淨的展示空間的白牆上,Anna年輕時的痛苦記憶所幻化成的文字,一張一張的呈列在牆上,記憶將逐漸隨著歲月而退色,歷史因此更需要被記錄。
3. Self
psychology的專門用語介紹,以及何謂self
Self
psychology的專門用語介紹
Self:我、自己、自體
Object:客體,相對於我以外的其他人
Significant
object:重要的客體
Selfobject:自我客體或屬我客體,對自我來說具有支撐功能的重要客體,可以讓自我感到完整的重要客體。
對每一個個體來說,self就是自己。
而object(客體)則指的是其他的任何人。
而在這其他人之中,大部分的人士與我們關連不深的客體,也不具有著影響力。
而其中有少數對我們具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與意義的客體,便是我們的重要客體(Significant object)
而在這些所謂的重要客體之中,又可能會有幾位不但重要,且其重要性可以關乎個人的價值感,甚至是個人自我狀態的完整與否,或個人人生該階段的幸福與否。那麼,這個時候,此重要客體就可以視之為Kohut所謂的Selfobject(自我客體或屬我客體)了。
什麼是 self
在self psychology裡所指的self,當然不是像一般口語英文中self就只代表「自己」而已。
在self psychology裡,【self】所意涵的乃是一個個體內在心理結構的總體狀態。
那又什麼是所謂的「內在心理結構的總體狀態」呢?
這個問題讓我用說明“ self ” 的內涵的方式來回答
當我在此書中提到self的時候,我指的這個結構或狀態乃包含了許多內容:
《“ self ” 的內涵》
安全感
對人的信賴感
情緒狀態
情緒感受與表露的能力
情緒管理與調適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
從日常生活中經驗愉快的能力
自我評價、自我的價值感
挫折承受力,面對壓力與挑戰的能力
自主性、創造性,活力與熱情
同理心,幽默感,親和力
彈性、包容、自由度
生活中的能力與技能,生活習慣
對人生的理想,價值觀與道德觀
以安全感來與信任感說,你八成也曾經觀察到,有些人很有安全感與信任感,但也有些人似乎十分缺乏安全感,總是緊張兮兮,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對人也明顯的缺乏信任感,總是過度防衛自己與保護自己。(當然也有人似乎太容易信賴他人了,連適度的警覺心也沒有,這當然也不是件好事。)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能夠擁有足夠的充分的安全感,而是嚴重的缺乏安全感呢?是個人的基因嗎?還是後天的成長經驗等?
再說到一個人的情緒狀態,為何有些人就是容易焦慮不安,或是鬱鬱寡歡,或是經常活在憤怒與混亂的情緒當中;而有些人則經常能夠處在自在、安定的情緒狀態?
這些其實都是self的內容,而一個人之self的內涵則是取決於其self發展的狀態。
我們其實也可以發現,在self psychology之中所說的“self”,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都可以與“personality”之一詞互相替代之。
Cohesive
self(健康的、統整的自我)
所謂的Cohesive self(健康的、統整的自我)指的乃是一個能夠經常覺得自在舒適,自我價值感良好,且可以感覺到自我的一致性與完整性的那種自我的心理狀態。
相對的,不健康或脆弱的自我乃是易焦慮,或情緒低落,缺乏自信,自我價值感低,情緒管理能力欠佳,易衝動,或容易出現人際互動上的困擾….等。
關於self的發展與其神經生理的基礎
我曾在前面說過,self乃是心理與人格整體的狀態。
有的人喜歡去討論心理與生理的關連與區別,然而心理與生理乃是密切相關,且會互相影響的。
基本上,任何一個心理現象,都要以神經生理來作為其在生物學上的基礎,
Self的發展也不例外,所以,不論接下來,我會如何細膩的去闡述self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象,而這些現象,也都需要有神經系統的神經生理運作來作為生物學上的基礎。
而self的發展與建構,雖然我說self是一個人心理與人格整體的狀態,self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獲得許多心靈養分(即所謂的selfobject experience)的供給與灌溉,但這建構的過程,也牽涉到許多神經生理的生物性層面。
例如,一個人倘若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心理環境中成長,大腦之中的神經系統就會逐漸的這種安全的經驗與感覺,透過繁複的神經系統與神經網路,來記憶儲存,並作為建構自我的眾多浩瀚的元素與成分之ㄧ。
而如果一個人從小是在一個缺乏安全感,且充滿焦慮、恐懼、不安的心理環境中長大,她的神經系統與網路也會將這些不安的情緒與經驗儲存與收錄到self的結構之中。
所以,self的發展,乃是在一個龐雜繁複的神經系統的運作下,所進行的一種心理現象的運轉與發展,以及一個人的心理與人格建構的過程。
4. 自我的發展 (Development of
the Self)與心靈花園
self 發展的軌跡: archaic self…...grandiose self……cohesive self
原始的自我(archaic self)
archaic self(原始的自我)乃是指當一個人剛出生後不久時的self的狀態。
其實,嬰兒時期之self的狀態,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有待被填補、書寫與圖繪。
們可以以一棟建築物建構的過程來想像self發展的過程,在建構的一開始 ,大地上是空蕩蕩的,等待著人們一磚一瓦慢慢的來建構出其架構與建築物。
浮誇的自我(grandiose self)
在原始的自我逐漸開始發展的過程中,當嬰兒的self逐漸發展成為幼兒時期的self時,通常會經歷一個所謂的浮誇的自我(grandiose self)的階段。
如果你有機會去問一個三、四歲左右的孩子:「誰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或「或誰是這個世界上最棒或最厲害的人」,往往你有很大的機會會聽到孩子們大聲地回答說:「我」。
這階段的的孩子便是處在Kohut所謂的【grandiose self】的狀態。
而當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你又有比較多的機會會聽到孩子回答道:「我爸爸」或「我媽媽 」,這乃是grandiose self 與 idealized selfojbect的混合產物。
而如果,你試著問一個類似年紀的幼兒:「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結果他的反應總是沉默、退縮的,缺乏活力,與毫無自信的低地頭沉默不語時,而且孩子的反應不只是因為一時的不高興,而是反映了他在目前此階段常態性的狀態與表現時,我認為,這可以視為一種警訊:這孩子的自我發展在目前的階段已經可以被觀察到其過度的缺乏自信,這是一種自我發展停滯萎縮的早期徵兆,這徵兆所傳遞的訊息便是,儘管孩子目前才三、四歲,但其心靈養分(即所謂的selfobject functions)的滋潤已是明顯不足了。
所以,在此成長發展的過度時期,孩子所呈現出的grandiose self乃是健康的正常的。(儘管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因為過度的自我中心,經常會讓父母覺得此時的孩子是麻煩的,難以管教的,甚至像魔鬼一般的難纏。)
健康而統整的自我 (cohesive self)
而隨著年齡逐漸的增長,孩子的智能繼續的發展,他的現實感也將逐漸的建構,這現實感與挫折感的經歷等,乃會幫助早前的grandiose self,逐漸發展出一個又具有適當的現實感,且又具有適當的活力、自信與穩定的情緒狀態的cohesive
self。
但是要想讓孩子們能夠順利的發展出健康的cohesive
self,乃必須要讓孩子的self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的獲得足夠的心靈養分的灌溉,即self psychology所說的【selfobject experiences】
心靈花園或心靈的森林
或者也可以用森林花園來比喻self的發展,但這看似空白的土壤裡,其實蘊含著無數的種子,那些心靈的種子,只要能得到充分的灌溉與心靈養分,這些心靈種子就會逐漸的茁壯與成長,繼而開花結果,有一天就會成為健康的自我(即性格)裡的各種元素、結構或特質。
那便是一座茂盛的心靈的花園或心靈的森林了!
5. 關於selfobject experience與其分類,以及所謂的心靈養份
甚麼是Selfobject
Kohut's Definition of Selfobject:
Selfobjects are objects which we experience as part of our self.
《selfobject乃被self視為自己之一部分的客體》
Selfobject之於self的功能
The function of the selfobject to the self:
Selfobject is the object which can offer the self sustaining function.
《selfobject可以支撐self,讓self因而趨於完整。》
你可能有發現,媒體很喜歡用【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用語,來諷刺那些與人民距離遙遠,且自以為是的政客或官員們。
但其實「自我感覺良好」也可以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用語,而且具有著一種正面的意義,而非如媒體總是將其染上了負面的色彩。
Selfobject對於self的功能就是能夠因為該客體的存在而讓此個體的自我能夠感覺良好,而這良好的自我感覺,也可以用完整的、統整的、圓滿的、健康的,有力量的,有活力的,有自信的……等的形容詞來適時的替代之。
Selfobject的分類: mirroring selfobject,idealized selfobject, 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而Kohut又將其主要客體在陪伴個體成長的過程中所提供的種種心理功能,區分維三大類:mirroring selfobject,idealized selfobject, 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而這三大類的selfobject發展軸,乃各有其各自的發展功能、特性與意義。
扼要的來說,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乃與情緒相關的種種功能之發展有關;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乃與自我價值感的相關發展有關;而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experience乃與技能以及人際互動技巧等發展有關。
心靈養分
就像是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與養份一般。
對於self的發展來說,mirroring selfobject就像是陽光,idealized selfobject則是空氣,alter-ego selfobject自然就是水了。
至於養份呢,其實所有的selfobject experiences都可以說是self 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心靈養分。當養分過度的貧乏時,其self的發展自然會受到局限,甚至因而停滯或枯萎。
6. 關於idealized selfobject
一位六歲的小女孩,用一種甜美的語氣,溫柔的對媽咪說:媽媽,妳如果沒有睡在我旁邊,我都睡不著耶。
媽咪聽了,溫柔的撫擁著小女孩,沒多久,小女孩就睡著了。
這個時候,這位媽咪就扮演了小女孩的「idealized selfobject」的角色。〈soothing selfobject〉,由於媽咪的陪伴,給了孩子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的情緒安定放鬆。
《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vs. 《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
idealized object; safety providing、soothing、strength providing
何謂idealized selfobject
在Self psychology之中所說的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之中的idealized selfobject,自然是先有一個可以讓孩子將其理想化〈idealized〉的對象。
其實,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每個父母都是高大的,擁有無比的力量,無比的能力,而自然的成為了讓孩子崇敬景仰的對象,即其理想化的客體〈idealized object〉。
然而,不論做父母的力量有多麼強大,本事有多麼高明,還必須要有一個條件,就是為父母者要願意與能夠為孩子來服務,來提供功能,方能夠算是孩子的idealized selfobject。
也就是說,儘管父母擁有高強的本領與地位,但如果他與孩子的關係是疏遠的,是難以親近的,或根本就是經常缺席的,她或他便無法扮演好孩子的idealized selfobject的角色。
因為對孩子來說,這高大的父母,卻未能發揮其idealized selfobject function,也就無法讓孩子擁有足夠的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s,這樣的狀態便是所謂的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了。
與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此一發展軸有關的發展主要乃是與一個人的情緒狀態相關的人格特質,例如說是安全感,對人的信賴感,個人的情緒狀態,與情緒管理能力等等,其他如一個人的是非觀念、道德觀、與價值觀念等等之形塑,也與其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s有所關連。
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s這類心靈養分在充裕或匱乏時所可能導致的影響
安全感與信任感
讓孩子能夠經常擁有安全與穩定的情緒經驗與關係,就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地鑄劍地發展出良好的安全感,以及對人的信賴感等。
相對的,如果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經常擁有安全與穩定等的情緒經驗(這也是所謂的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的一種形式),孩子在成長後的人格中就會缺乏安全感,以及缺乏對人的信賴感等。
以一個七個月大的嬰兒為例,當夜晚入睡時,她一定不可避免的偶爾會醒過來,也許是尿濕了尿布,也許是因為打雷而受到了驚嚇,無論如何,當嬰兒因為不舒服或被驚醒而哭泣時,這時要如何去安撫這個小嬰兒
當然就是需要她的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之一能夠適時的去擁抱她,一邊抱著她,一邊擁輕聲細語來哄她,藉著照顧著溫柔的語調讓嬰兒原本的驚嚇獲得安撫,而逐漸平靜下來,並繼續入睡。
這其實是一個每天都在發生的畫面,很平凡的畫面,而這個畫面所描述的正是一個嬰兒的母親正在對嬰兒提供了其idealized selfobject之中的情緒安撫〈soothing〉的功能。這時候的母親正是在扮演著孩子的soothing selfobject。
對於一個七個月大的嬰兒來說,那時候是尚未發展出其自我情緒安撫的能力,而必須要依靠其照顧者來提供這樣的功能,但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只要這類的經驗是充分的,當嬰兒成長為幼兒,又成長為青少年的過程中,她乃會將逐漸的將這種原本是需要透過父母所提供的安全感與情緒安撫的功能,逐漸的透過所謂的轉化性內化的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而建構為其自我結構與功能的一部分。
安全感與對人的信賴感是息息相關的,當一個self透過其穩定存在的idealized selfobject而能夠經驗到夠的安全感時,她同時也透過與其idealized selfobject的關係逐漸發展出來了對人的信賴感。
人格特質中經常性的情緒狀態
當孩子在幼年時所經常經驗到的情緒狀態,對於其日後心理與人格特質中的情緒狀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的父母可以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可以擁有諸如安定、輕鬆、自在、愉快的情緒狀態,孩子就能夠透過其神經系統與網路將這樣的情緒狀態記錄下來,而逐漸成為其self之結構與功能的一部分,這也是之前所說的轉化性內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
只要發展順利,此個體就能夠順利的逐漸的在其self或其人格特質之中,發展出一種安定、輕鬆、自在、愉快的情緒狀態。
相對的,如果一個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不但經常缺乏諸如安定、自在、愉快這類的經驗,反而是經常活在像是擔心、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之中時。同樣的,該個體也會逐漸的將這類的情緒狀態記錄下來,並透過轉化性的內化作用而變成其人格特質中的一部分,將來她就可能會呈現出經常容易陷入如焦慮、不安、鬱鬱寡歡…等負面情緒之中的情緒特質。
而會讓自己的孩子經常處在這類負面情緒之中的父母,通常本身就是一個情緒起伏過大,且有著容易衝動與易情緒失控的人格特質。而這樣的成長經驗也就自然容易塑造出一種情緒容易起伏,易激動、衝動,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情緒特質。
關於情緒感受、情緒表露,以及情緒管理與調適的能力
如何才能讓一個孩子發展出良好的情緒感受、情緒表露,以及情緒管理與調適的能力。
基本上,就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在情緒上能夠適度的表露,並經常可以得到陪伴、了解、安撫、支持等經驗。
在我所治療過的個案之中,有不少個案在其成長過程之中,家裡的氣氛是不容許她們表達任何情緒的,也就是說,在家裡,難過的時候,不能哭,生氣的時候不能生氣。
當一個孩子又情緒時總是無法被容許表露,且在需要時,卻經常無法得到被陪伴與了解…等經驗,而總是被忽略、壓抑,並缺乏表達機會的情形下,將來就有可能出現情緒管理與調適的功能失調,或是在情緒感受與表露的能力出現障礙。
理想、價值觀與道德觀的建構
與一個有力量的selfobject連結的經驗,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的。
不僅如此,還可以逐漸內化其理想客體對人生的價值觀與道德觀,以及其理想…等。
何謂idealized selfobject hunger
在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s方面嚴重匱乏的人,如從小就缺乏可以去崇拜與依靠的力量的對象的人,可能會很容易受到一些讓他崇拜或欣賞或可以依靠的對象的吸引,且會過度的投入(包括速度與深度),這些便是屬於idealized selfobject hunger的現象。
另外,在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的情況下,還可能導致許多情緒或個性方面的困擾,像是邊緣型人格異常乃是其中的較嚴重者。(請參考第 章)
7. 關於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
父母的眼睛,是孩子的鏡子
你從四周的人身上,一定可以看到不同的自我價值感,你會發現,有些人是頗有自信的,有些人的自信則頗為缺乏,也有些人,其自尊不但脆弱,甚至到了總是自我否定與自我憎惡的地步。
為什麼每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並不相同?那自信的人從那裡得來的自信?那自卑的人,其自卑又是如何形成的?
是一個人先天下來的基因就已經決定了嗎?還是後來的成長環境所逐漸型塑出來的呢?
如我之前所說的,其實每個個體剛誕生的時候,其self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的。
以價值感來說,對於一個嬰幼兒來說,他們其實尚未建構出那穩固的自我價值感
於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價值之感覺,其實是依靠其父母或其主要照顧者所提供給他們的。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往往是藉著透過父母在看他時所透露出來的訊息來決定自己的價值感。
例如說,如果一個母親在看自己的孩子時,她的眼光中總是流露出一種喜歡的、接納的、欣賞的神情,那麼孩子就會從母親的眼光之中讀到「我是受歡迎的,我是被喜歡的,我是重要的」這類的訊息,而這類經驗的反覆發生與累積,孩子的內在心靈就會透過轉化性的內化作用,而將這類的訊息建構成為其self之內涵的一部份,也就是其self之中的自我價值感。
這便是我所說的「父母的眼睛,是孩子的鏡子」的意涵。
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
所以就mirroring selfobject此一發展軸來說,其主要的內涵就是在說,如果讓孩子在發展過程之中,能夠經常經驗到被接納、包容、肯定、重視、鼓勵、欣賞等等的經驗時,再透過轉化性的內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孩子就能夠逐漸的發展出良好的自我價值感,而透過接納、包容與鼓勵,孩子也會自然的發展出良好的自主性與創造性。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說過,mirroring selfobject之於self,就像是陽光之於植物。
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
而相對的,如果照顧者未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經驗到被接納、包容、肯定、重視、鼓勵、欣賞等經驗,就無法順利的幫助孩子發展出穩固的自我價值感,於是成長之後的人格特質中,就可能可以觀察到其缺乏穩固的自我價值感,與低度的自我評價,以及缺乏自主性、創造性等等的特質。
源自於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的問題有哪些面貌
當一個人在成長過程在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這一軸出現明顯的挫折或匱乏時,可能衍伸出來的問題大體都與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有所關聯,但其呈現的方式可以是非常多元的。
基本上來說,一個在成長過程中未能經常經驗與擁有如被接納、包容、肯定、重視、鼓勵、欣賞等肯定型經驗的孩子,在成長以後,很自然的會缺乏穩固的自我價值感,而擁有低度的自我評價。
而從小經常被否定與限制,而缺乏被包容、接納與鼓勵的孩子們,長大以後也可能會呈現出缺乏自主性與創造性的人格特質。
如果一個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不但很少經驗到被肯定與讚美的經驗,反而是經常經驗到被挑剔、批評、責備、羞辱、否定、厭惡、排斥等經驗時,長大以後,他不但會呈顯出脆弱的自我價值感,還可能會表現出自我否定,自我憎惡等的心理特質。
當孩子在進行自我呈現時的 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s
在與mirroring selfobject相關的經驗之中,我特別要提到當孩子在自我呈現時的相關情形,這裡所謂的自我呈現乃是指當孩子在進行某件表演性的活動或完成某件作品時,想要秀給父母與家人看的那種行為與過程。
一個心理平衡健康的父母,當然會盡量在孩子自我呈現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欣賞、讚美這類的肯定性的回應,如果能夠讓孩子從自我表現的過程中(如表達與表演),經常得到正面的經驗,這樣的孩子將來就能夠適度的自在的呈現自己。
當孩子在進行自我呈現時的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
相對的,如果孩子在自我呈現時,從父母的反應中(眼神或言行等),讓孩子總是經驗到被挑剔、批評、責備、羞辱、否定、厭惡、排斥等。這樣的經驗當然容易讓孩子發展出一種缺乏自信,與自我否定、憎惡的心理狀態;或是會導致其日後在表演時會出現嚴重的怯場與演出性的焦慮等。
其他屬於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 or failure的現象
讓孩子經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且有機會學習做決定
如果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經常能夠經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如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做決定,父母可以陪伴與鼓勵孩子面對挑戰與壓力等,便能夠幫助孩子們慢慢地發展出如對自己學習與做事能力的自信心,以及發展出由自己來做決定的能力,面對壓力與挑戰的能力。
經常剝奪孩子做選擇的機會
但如為人父母者過度去剝奪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事情,做決定,與面對壓力與挑戰的機會時,對孩子可能會產生的影響,如將來對自己的做事的能力缺乏信心,容易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即缺乏靠自己做決定的能力,以及未能發展出面對壓力與挑戰的勇氣等。
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vs. 有條件式的接納與讚美
你可能曾經遇到過有一些會表現出過度以追求成就為導向的人,他可能總是不斷的在追求成就感或更高階的文憑,但在達到目標之後,卻無法享有與其之前的努力相符合的滿足與成就感,或只有極短暫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內在的匱乏感仍然存在,那些文憑並無法真正的填滿那個空洞,那個因為mirroring selfobejct failure而導致的空洞。
而回溯這類型特質的人的成長經驗,你不難看到一些過度的conditional acceptance & mirroring的痕跡,例如,一個孩子總是在成績表現優異時,才會接收到來自父母的肯定與讚美,而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他卻感受不到那種所謂的無條件的接納與愛(unconditional love and acceptance)。
而這種只有在成績表現優異時才受到肯定的成長經驗,便是一個人日後會過度追求成就的前因。
過度的依賴外在的肯定(mirroring need hunger)
當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其 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s過度的匱乏時,也就是總是經歷到的是 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時,日後的他可能會變成一個過度的依賴外在的肯定的人。
每個人都會喜歡受到外界與他人的肯定,但一個成熟與健康自我的人,這種需求會是適度的,如果一個人過度的依賴外在的肯定來成就自己內在的價值感,那一旦這些外界的肯定與讚美有一天被外界的批判與否定所取代的,他的自我價值感,就可能會急速地滑落,其自我會變的破碎瓦解,情緒上則可能呈現出沮喪憂鬱,甚至因而尋短輕生等。
《關於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好嗎?!
一個性格中有完美主義的人其實是活得很辛苦的。因為他或她在很多事情上,一定要努力做到完美才行,不然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其實完美主義也是一種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的產物。
為人父母者如要要製造一個擁有完美主義的孩子, 其實很簡單,不論孩子做了甚麼事,有甚麼表現,回到家來,做父母的就先看他沒做好的地方,然後開始對他的錯誤或失誤或瑕疵,進行嚴厲的批判。
例如,一個孩子 考試考了96分,健康心態的父母通常會說,妹妹好棒,考得很好,學習很認真ㄡ,或類似肯定性的話語。
而完美主義孩子的父母則可能的反應是:你怎麼那麼笨,這題那麼簡單也不會。
如此這般,你很容易就會養出一個無論做了甚麼事情,都會先看自己有那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的孩子,就算,其實他已經表現得夠好了。
【購書狂】
我這裡指的是一個不斷買書,卻很少能夠好好閱讀的購書狂。
你可能也有些親友,他非常喜歡買書,家裡買了一大堆的書,都已經沒地方堆了,他還繼續買,重點是,他根本鮮少把買回來的好好的閱讀過。
你不能說他不愛書,但他愛書與他買書最主要的功能,其實是在填補內在的那個空洞,那個也是與自我價值感之匱乏密切相關的空洞。
像這類的人們,好像也不少見,我自己也有這樣的傾向,解決的問題也不難,就開始每天給自己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從最吸引自己的書本開始,慢慢的消化所收藏的書本,當這樣的經驗執行的扎實了,有些與自我價值感相關的心理結構也就逐漸的建構扎實了。
又或者,你會發現,自己不斷的購書,只是在試圖填補內在的空洞,而自己其實對閱讀這些書的興致並不那麼高,那麼這樣的覺察或許可以幫助你跳脫這樣的行為模式,而將金錢時間與精力投注於自己真正有興趣與熱情的地方。
8. 關於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experience
《adequate 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experience》
所謂的adequate 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experience乃是當孩子經驗到自己與重要客體的一致性或相同性時所擁有的那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正面經驗,譬如說當孩子與其父母或兄姊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從事同樣的活動,或能夠一起表現出同樣的能力與功能時。
就我的領悟,從這一軸的發展來做一些相關的衍伸,則可以應用來作為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最佳參考原則。
例如說,如果你想要讓孩子們能夠學好某一項才藝或技能,或是培養出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人父母者要如何做呢?
就以學鋼琴來說,很多現代的父母都會花錢讓孩子去學鋼琴或是小提琴之類的樂器。
於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有的孩子學了一陣子,就對學琴失去了興趣與熱情,然後就不想學了,這一方面當然與敎琴的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態度有關,另一方面,與學生家長的作為也會有所關聯。
例如說,我曾經遇到一位二十多歲的個案,有一回,她在會談室中提到自己小時候關於學琴的痛苦經驗,她的父親本身是一位音
個案是從幼稚園中班時便開始學琴的,每天回家後都在她那嚴厲父親的要求之下,必須要練上兩個小時的琴。這樣的學琴與練琴的經驗,讓她逐漸失去了學琴的熱情。
結果,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她在家裡客廳練琴時,停了下來,並開始哭泣,姊姊看到了便問她怎麼了,才小一的她回答姊姊:「我不想彈琴了,我想自殺…..」
後來,她還是斷斷續續的學著琴,但學琴的經驗對她來說並不是輕鬆愉快的
結果似乎不難想像,成年以後的她,並不喜歡彈琴(雖然她擁有不錯的彈奏技巧)。
聽到這樣的案例總讓人不免覺得惋惜,一個專業為音樂的父親,本來有很好的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發展出優異的音樂才華的,如果他的父親能夠採取比較適當的方法與態度的話。
我的大女兒乃是從小一開始學鋼琴,她的第一位老師敎鋼琴完全不會帶給學生壓力,女兒跟第一位老師學習了兩年之後,換了一位在教學上更為積極的老師,在學習進度要求上,明顯比第一位老師要高些,但是因為女兒之前已經學了兩年的鋼琴,對於第二位老師那種比較積極的教學風格也可以適應良好。
而大女兒能夠至今仍維持對彈琴的興趣,我相信除了老師的部份,我在家裡與女兒之間有關彈鋼琴方面的互動,也頗有關聯。
女兒在家時,我與妻子幾乎不曾用過於嚴厲的語氣來要求或規定女兒去彈琴。
由於我自己也喜歡音樂,所以在我們家裏,常常會看到的畫面乃是我經常會在空閒時坐在鋼琴前面彈琴。
其實,在我小時候,雖然喜歡音樂,但並未有機會去學琴。所以,現在的我並不會彈奏古典鋼琴,但是我常會看著簡譜,以左手談和弦,右手彈旋律的方式,彈奏著一些校園民歌或西洋老歌之類的。
於是,從小女兒就耳濡目染的浸淫在音樂之中,而我彈琴的行為常常也會導引出孩子們也喜歡坐在鋼琴前彈奏的行為。
以下是我們家經常出現的畫面,當我在彈琴時,才開始彈奏不久,女兒們便會跑到我身邊,跟我說「爸爸,等一下彈完換我彈喔」(哈哈,她們中計了!)
這也就是一種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之效應的延伸,父母在做一件事情並表現出愉快與享受的神情時,孩子們就會想要跟你做同樣的事情。
我就是這樣,讓老大至今對彈鋼琴的熱情持續不墬。
幾年以後,我也用同樣的方式,讓女兒從本來想放棄學小提琴,而在我的陪伴之下,繼而喜歡上拉小提琴,並越拉越有興趣。
才藝與技能的培養
所以,從這樣的原則出發,為人父母者若想要幫助孩子發展出怎樣技能與才華,或是怎樣的生活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有時能夠陪著孩子一起去從事該項活動,或有時與孩子一起學習,並在進行的過程,親與子都能夠經歷到正面愉快的經驗。
於是,父母可以經常與孩子一起遊戲、畫畫、運動、閱讀、彈琴、學習、做家事….等。
我常在講座中告訴聽眾們:「關於培養才藝與技能,做父母的陪伴,其用意不是在指導孩子提升孩子的技巧與能力,
幫孩子奠定對某些事物學習(不論是學樂器、繪畫,學習英文,或是養成運動習慣……等等)的熱情,這是我們能給孩子的禮物之ㄧ。
人際互動的技巧與能力
而除了關於才藝與技能的發展之外,在adequate 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experience這一個發展軸裡,還有一些也頗為重要的發展項目,那就是去發展出適當的人際互動技巧與能力,這其中也包括了人際敏感度與同理心等,以及一個人在言行舉止方面的適當性等。
有一些親子之間的互動行為說起來似乎是簡單而平常的,像是父母在與孩子相處互動時輕鬆自在的說說笑笑等,但卻對孩子未來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行為舉止等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如果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相處互動時,經常可以覺得輕鬆自在,可以說說笑笑,無所不談。這樣的經驗就能夠幫助孩子在人際關係方面發展出輕鬆自在的態度,
逐漸成長的他便能夠很自然的與同學朋友們談天說笑或相處互動。
我這麼指出時,可能有人會覺得想聊天這麼簡單容易的事,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的嗎?其實不然,我在諮商室裡以及職場上,就曾經看到有些個案們,他們便因為成長過程中,這類經驗明顯的嚴重的匱乏或挫折,而未能發展出在與人相處互動時的那種自然而輕鬆自在的態度,有的甚至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去跟朋友聊天,他們總是在人際互動上會表現出明顯的笨拙,繼而導致自己在周遭人際關係中的格格不入。
也就是說,即使像跟朋友同學說說笑笑,這些看起來很輕鬆自然的能力,它也是需要父母所給予的心靈養分的灌溉,才得以順利發展的。
倘若父母與孩子在一起時如果可以經常輕鬆自在的談話,孩子就自然能夠發展出跟人自在互動或聊天的能力。
人際關係與社會功能之中,還有一個重要特質的乃是行為舉止與表達等的適當性
我曾經見過一些人,乃因為自己在行為舉止方面常常表現出讓人感到突兀、不恰當,因而經常引來他人的側目,或是私下的議論,甚至因此而與人相處時格格不入,或因而遭到排斥等,讓日後的他在職場上經常會因人際挫折而感到焦慮或沮喪。
而這所謂的一個人在言行舉止方面的適當性之發展,也與其在成長過程中之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s密切相關。
關於相關的表現,有時候,某些專家或兒童心智科的醫師們會以類似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來解釋其格格不入的性格言行。 其中,或許有些的確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所導致,但也有部分,可能得從self發展上的挫敗與匱乏等來理解之,方能更貼近實際的原因,且才能有所助益。(如後續協助改善的方向等。)
同儕關係與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s
而提供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s的重要客體,除了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之外,其兄弟姊妹與同學朋友等,往往也是重要的對象。
尤其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同儕(朋友、同學等)的份量會突顯出來,他們開始時時刻刻想要跟同學在一起,而非父母與家人。
而他們跟同學在一起的時候,會一起聊天(好像說不完的話)說笑,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去逛街或做一點小小的冒險,而在彼此的陪伴之下,他們顯得自在愉快興奮,甚至會表現出格外的有信心與勇敢。
這樣的現象與經驗自然也可以從Kohut所提出的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s來理解之。
在青少年這個階段,與同儕在一起,一起相處互動,一起談天說笑,一起學習與嬉戲,一起學習某些技能與才藝等,對孩子來說,乃是十分重要的經驗。
這個階段的同儕經驗對一個人的心理與人格之發展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在青少年階段擁有了良好的同儕關係,則將大大有助於他日後發展出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也有助於順利的發展出許多才藝與技能,而對孩子的情緒發展與自信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在這兩方面,前面所說的idealized selfobject與mirroring selfobject乃有著更顯著的重要性)
相對的,倘若一個在這樣的階段,經歷到的卻是頗為糟糕的、衝突的,與不被接納或格格不入的同儕關係時,日後也比較容易出現人際互動上的問題,甚至是憂鬱不快樂的情緒與性格。
父母家人與同學朋友等,都是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s的來源
所以,像是父母在與孩子相處互動時所帶給孩子的經驗如何,兄弟姊妹之間的互動狀態與經驗等,還有剛剛所陳述的同儕經驗等,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都各有其重要的影響。
就以親子關係來說,我認為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父母能夠經常與孩子一起輕輕鬆鬆的談話或說笑,隨興的聊天等,這種自在互動的關係,其重要性絕不遜於送孩子去學鋼琴,或去美語補習班等。
Adequate alter-ego selfobject experiences乃是
生活中的能力與技能
生活習慣
幽默感、親和力
彈性、包容、自由度
創造性
同理心
人際溝通與互動的能力
等的心靈養分
《alter-ego or twinship selfobject failure》
而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被陪同,以及一起活動,一起做一些事情的經驗。
像是孩子很少有機會跟父母一起玩耍、談話、運動,父母很少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學習等。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疏離的。
孩子與父母在一起時總是覺得充滿壓力、拘謹、嚴肅、冷漠、不自在。
其結果,可能讓孩子
未能發展出適當的技能與才藝
無法發揮潛力
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缺乏幽默感、親和力
缺乏彈性、包容、自由度
缺乏創造性
缺乏同理的能力
缺乏良好的人際溝通與互動能力
9. 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
那年還在讀小學二年級的阿親,在期中考時考了兩科一百, 一科96,成績名列班上第二名。期末考來臨時,雖然父母對孩子的成績並沒有過高的嚴苛期待,但阿親自己希望自己能夠考個好成績,她純真的對爸媽說:我這次要考三科一百。
期末考完的那一天,放學後,阿親回家提到這次期末考的成績,國語94分,英文100分,數學95分,由於分數與阿親自己預期的有點落差,阿親說著自己居然難過得哭了起來…
爸爸這時便對阿親說,我覺得妳這樣的成績很好,顯示了妳有認真學習喔!
那晚爸媽還對阿親說:阿親,在我們家裡,有沒有考第一名或是一百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妳平常有認真的學習,妳自己每年都有進步
爸爸還說得更多了,她告訴阿親,有些人以前在學校每此考試都是第一名,但她後來畢業以後,卻並不快樂,或是在工作上的表現也不見得是最好的。
所以,妳能夠快樂的學習,然後成績又很優異,當然很好,但是不需要每次都考一百分或第一名啊。
隨著爸媽與阿親之間輕鬆的對話,沒多久,阿親就沒再陷於難過的情緒當中了,她開始跟姊姊妹妹有說有笑的。
用完餐,休息的時候,我邀請阿親拉一首《男孩看見野玫瑰》,已經學了大約六七個月小提琴的阿親,現在對於拉小提琴充滿了熱情,她拉完《男孩看見野玫瑰》之後,又拉了最近自己在練的《風中奇緣》。
我在客廳看了一會兒新聞,突然有了個靈感,又想今天兩姊妹考完試,來讓她們看部卡通電影放鬆一下吧。
我在櫃子裡搜尋了一下,《花木蘭》還是《泰山》,後來看到了《Pocahontas》,就決定讓女兒們來觀賞這一部。我想兩個小女兒應該對這部電影的內容已經沒甚麼印象了吧。
影片開始後,阿親阿蕾與我一起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欣賞,我還跟她倆預告,等一下影片放到一半時,會出現一個驚喜。
她很好奇的問我是甚麼驚喜,我告訴她等一下演到那裏時妳就會知道了。
等到了那我所謂藏著驚喜的地方時,她也聽出來了那首感覺有些熟悉的主題曲《風中奇緣》,她若有所悟的說道,原來這首歌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還說,之前當她在坐車時聽到這首歌覺得很好聽,那時問姊姊這歌是哪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嗎?!那時姊姊還說不知道。
我於是把這首曲子又倒回重播了一遍。
然後,暫停下影片,我引導阿親拿取小提琴再走過鋼琴那兒,接下來,她拉著《風中奇緣》的曲子,我則用鋼琴彈和弦伴奏,阿親拉得充滿興味。
拉完曲子,我們又聽了幾遍這首曲子,並開始學唱這首歌,阿親與阿蕾都越聽越覺得這首歌好聽。
然後,我們再把這部電影看完。這個夜晚,像很多的夜晚一樣,平凡而美好。
關於挫折承受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遭遇挫折
當孩子經歷到挫折時,能夠給予適當的陪伴、同理、支持、接納(不需要過度刻意),往往就能夠慢慢的,很自然的,幫孩子發展出適當的挫折承受力。
那麼那些又是阻礙挫折承受力發展的經驗呢(failure)
那麼那些又是阻礙挫折承受力發展的經驗呢
例如,當孩子遭遇挫折時,做父母的給予的是過度的貶損、斥責、羞辱或懲罰(包括過度失望的反應)時。
或是當孩子們因為挫敗而需要安慰與支持時,父母親卻刻意表現出冷漠與不理不睬等。
還有其他有些行為也是無助益於孩子挫折承受力之發展的反應:如父母直接施壓或動用關係,使得壓力與挫折來源消失,這種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幫孩子的壓力暫時化解掉了,對於孩子內心挫折承受力的發展卻幫助有限。
這些都是屬於selfobject failure 的一部分。
10. Self & selfobject
relatedness
依照年齡與人生不同的階段來看自我與屬我客體的關係
infant & mother(Archaic self-selfobject relatedness & Attachment theory)
child & mother
adolescent & mother
依照self的結構與狀態來看自我與屬我客體的關係
Archaic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Mature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Pathological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用Selfobject來形容與描繪那種對自我來說意義非凡的object,其實是頗有意思的一種觀念。其中更強調了該意義非凡的object對於self之功能與意義。
如前所述,最早而明顯的selfobject顯然是孩子的母親與父親。
infant
& mother(Archaic self-selfobject relatedness & Attachment theory)
前面說過,嬰兒時期的self像是一張白紙,看似空白一片,以結構來說,乃處於尚未開始建構的原始階段,於是嬰兒時間的self乃需要大量的幾乎是完全的需要依靠著父母所提供的selfobject functions,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完整的,是處在一個完好的狀態,自在而愉快的。
child
& mother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其self的結構也慢慢的發展成長,於是他或她有的時候開始有些能夠獨立自主的感覺,只要當感覺到需要力量支撐與安全感的時候,父母可以隨時提供給他所需要的功能就好(支持、陪伴、安慰,以及其它讓他感覺良好的功能等)。
adolescent
& mother
到青少年的時候,孩子的self的結構發展得越來越健全,而趨完整了,他不但自己能感覺到獨立的能力,也開始有更多想要自由的需求,當然,他對父母所提供的selfobject functions的需求也越來越低。
而且這個時,同儕與朋友間的alte-ego selfobject 的需要會明顯地大過於小時候對於父母所提供的idealized & mirroring selfobject的需要。
而對於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說,同儕的重要性乃顯示了在這個階段alter-ego selfobject的獨特意義。
Mature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在一般的情況下,倘若一個人的self能夠健康順利的發展,便可以從最早的原始的self,逐漸的發展建構為一個結構穩固的cohesive self。
Mature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的特質
而當兩個healthy enough的個體發展出親密關係時,其關係應該是「有點黏又不太黏的」。
有點黏,自然是因為親密關係中的美好的經驗,與相互之間的吸引力。
而不太黏,則是因為彼此各自都擁有足夠健康的自我結構與狀態,所以不需要去過度的依賴對方,與控制對方。而能夠在親密關係之中仍給予彼此一定的空間與自由。
Archaic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or Pathological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相對於Mature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的乃是Archaic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或是Pathological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的關係
我們常可以觀察到在有一些親密關係之中,其中的一方對另一方總是過度的依賴、控制,也看到有些親密關係在面臨結束與分手時,其中一方會對另一方做出極端不理性的傷害行為。
匱乏的self與親密關係中可能出現的狀況
從self psychology來看,當一個人的self的結構是屬於嚴重缺損與匱乏的狀態時,其親密關係往往也會出現問題。
她可能因為自己的self十分的渺小與虛弱,所以會對於其親密伴侶過度的依賴,如隨時需要對方的陪伴,無法忍受對方離開太久等,這樣的現象便是過度依賴的關係的表徵之一。
而許多令人窒息的關係往往也是根源於自我的匱乏狀態,如當一個人的自我過於缺乏安全感時,他便會在關係中表現出了許多過度控制(over controlling),過度監視等終於會導致令伴侶感到窒息的行為,而究其根源,其實乃顯示了該個體自身的自我之明顯的缺憾與匱乏。
就因為關係中的其中一個個體的自我(self)是明顯的缺損與萎縮的,於是他乃過度的依靠著其伴侶的陪伴來緩減其不安、焦慮與匱乏感…等等。也就是說他乃是依靠著其伴侶作為其selfobject來填充其自我的缺損與匱乏之狀態,好讓自己的self能夠處於一種比較接近完整或健全(cohesive)的狀態。
而這也可以解釋某些所謂的危險情人,當他們在其伴侶意圖要分手時,乃會做出一些極端的傷害行為的心理機轉。
原因就是,對於其原本是嚴重缺損的自我而言,一旦他之前,在其精神上所「賴以為生」的客體卻選擇要要撤退或消失時,這時,那位所謂的危險情人將頻臨必須被迫面對其自我突然分崩與瓦解的「重大危機」,於是這時候,他的內在狀態會呈現高度的焦慮不安,而對於這選擇要離棄他的客體,他將會產生強烈的憤怒,因為在他的認知裡,就是對方的「背叛」與「離棄」,才使得他又再度地掉入痛苦的深淵。
於是在這樣不安與混亂的情緒狀態下,他便可能失去理性地做出了一些可能導致玉石俱焚的行為(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要瓦解碎裂了,要被毀壞了,於是在盛怒之下將對方先給摧毀,以洩心頭之恨!)
當一個應該要擁有健全自我(cohesive self)的成年人,卻因為self發展的停滯與養分的匱乏等,而仍擁有一個原始的自我結構狀態時,那所表現出來的便是所謂的Pathological self的狀態,他的人際尤其是親密關係,也就是所謂的pathological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 了。j
11. 從Self psychology看depression之psychopathology
我在前面闡述了許多有關於自我(self)的狀態與發展的軌跡,以及 self與 selfobject 可能呈現的關係。
現在再回到有關憂鬱的主題。
就我自己的印象,其實我在身心科門診所看到的許多被診斷為「憂鬱症」的個案,若從Self psychology的角度來看,他們其實是符合本書中所謂的self disorder的,也就是說,他們乃是因為其self的發展過程遭遇到了明顯的創傷經驗而導致後來呈現出長期憂鬱的狀態。
雖然缺乏客觀的統計資料,這類因其defective self而導致的憂鬱傾向,大該約佔身心科門診中被診斷為憂鬱症個案的1/3以上到1/2之間。
而仔細去瞭解與分析這類的個案們,可以發現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之明顯的selfobject failure的痕跡。
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
n 成長過程中缺乏接納與正向肯定的經驗
n 經常被否定、總是接收到負面評價
n 挑剔、拒絕、排斥、羞辱
n 明顯的漠視
例如說,我在這類憂鬱個案的成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其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接納與正向肯定的經驗,相對的,他們的成長經驗則經常是被否定、責難與批判的,他們從其主要照顧者那裡總是接收到負面評價,或是經常被挑剔、拒絕、排斥、羞辱,要不然就是遭到明顯的漠視。
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
n 成長過程中經常處於抑鬱不快樂的情緒狀態
n 父母親總是傳遞著悲觀的想法信念
n 總是不被瞭解的
你也可以回溯到個案們在成長過程中其情緒經常就是處於抑鬱不快樂的狀態,又或者其父母總是會不經意的將悲觀的想法與信念傳遞給了孩子而不自知。而對這憂鬱的個案們,不被瞭解往往也可以說是其共有的經驗。這些乃可以歸納為self psycholgy中所謂的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
Alter-ego selfobject failure
n 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是孤獨的,缺乏陪伴的。
n 未能發展出與人互動,包括聊天說笑等看似自然發展出來的人際互動的能力。
n 未能培養出適當的興趣與才能
因此,從這類憂鬱個案的身上,也常常可以觀察到其常常是拙於人際技巧的,也往往未能發展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休閒興趣等(也就是說其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去攫取快樂經驗的能力),於是他們下了班或是放假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要如何去度過ㄧ個豐富又愉快的日子,有的就窩在房裡睡覺,有的則是看電視度日,也感受到不什麼愉快的活力,有的則因為太無聊空虛了,而必須藉著一些感官上的刺激性活動,如玩電動、賭博、飆車,打架鬧事或喝酒等方式來消遣度日。
所以,從self psychology的觀點來看這類憂鬱症的個案們,約略可以評估其自我(self)結構往往是在中度到重度缺損的範圍,可以歸納為中度到重度的自我發展障礙或是自我疾病。
12. 從Self psychology的觀點看alcoholism & substance abuse的個案
身為一位曾經在花東縱谷服務了約二十年的精神科醫師,我有很多機會看到與酗酒有關的個案。
其中有部分因為長期酗酒而引發了種種的精神障礙或併發症,而必須要接受住院治療,對於這些與酒癮相關的患者,我們往往能夠在住院期間,成功的治療好其精神症狀,以及協助他度過酒精的戒斷期。
但問題是,這些酒癮的個案,儘管在治療下症狀穩定,且已脫離了酒癮戒斷之症狀,然而一旦回到社區裡,十之七八在不久之後又會開始飲酒,並重新進入酗酒的狀態。
在幫忙當我們在試圖理解一個酒癮或藥癮者的心理狀態時,你會發現self psychology其實也頗有助益。
許多酒癮者,就其心理狀態來說,其實皆符合self disorder的診斷。
也就是說,他們往往在self的發展過程中,都遭遇到了明顯的selfobject failure的創傷或匱乏性的經驗,
其中有的是在Mirroring selfobject 這一軸遭遇到較嚴重的挫敗,有的則是在Idealized selfobject 那一軸遭遇到較嚴重的挫敗,或是在Alter-ego selfobject軸的發展受到阻礙。
Self disorder
(various selfobject failures)
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s
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s
Alter-ego selfobject failures
而反覆的持續的喝酒行為其實乃是個案藉著飲酒的過程中酒精對於精神狀態的影響,來暫時的脫離其self的缺損與障礙所帶來的困境與痛苦。
所以有一種說法指出,酗酒者乃是藉著酒精來紓解其精神上的苦楚,暫時地達到所謂「自我治療(Self medication)」的功效。只是這種所謂的彷彿「自我治療(Self medication)」的方法,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療法,因為伴隨著長期的飲酒,不論對於身體或是精神狀態,都可能導致更多的後遺症。
而我看酗酒者的成因,除了從self psychology來看他的心理狀態以外,還會從其人生內涵的各個面向來探索一位酒癮者的生命整體的狀態,關於這樣的觀點請見本書的下一部。
13. 邊緣型人格疾病(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之臨床症狀
邊緣型人格疾病在精神科醫師眼中乃是一種不容易治療,並常令醫護人員感到棘手的疾病診斷。
以下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疾病的個案們常會表現出的人格特質、行為表現與臨床症狀。
n 情緒上缺乏穩定性,經常擺盪在不快樂、沮喪、激動、焦慮不安、恐懼或憤怒之間,常出現過度情緒化的反應。
n 經常出現暴躁、易怒的情緒反應,如在經歷一些看似輕微的刺激或挫折時,卻會出現過於強烈的憤怒情緒,並明顯的缺乏控制憤怒的能力,有時會反覆引發肢體衝突。
n 人際關係經常是不穩定且緊張的,好的時候會將對方過度理想化,關係有裂縫時又會將對方過度的貶抑(極端、兩極化)
n 缺乏安全感,總是活在會被拋棄的擔心之中,而做出許多努力來避免被拋棄的命運(雖然被拋棄的擔心常是出於自己的想像)。
n 經常感到空虛,覺得人生是虛無的、無意義的。
n 經常會做出可能會傷害自己的衝動行為,如衝動的花錢、不謹慎的性行為、濫用藥物毒品、衝動的駕車行為、暴飲暴食等等。
n 反覆的自傷行為。
n 反覆的出現自殺的企圖,做出自殺的姿態,或經常以自殺做為威脅。
n 自我認同上的障礙,經常會懷疑「我是誰?」「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將來要做什麼?」,而對自己充滿了不確定感。
n 有時在承受壓力時會出現暫時性的妄想或解離狀態。
從Self psychology的觀點看BPD之psychopathology
n Severe selfobject failures
n 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
n 成長過程中,經常處於焦慮、恐懼、不安、憤怒、孤獨、悲傷…等負面的情緒狀態。
n 照顧者的情緒常是嚴重不穩定,且難以預料的。
n 兩極化的特質。(好的時候很好,壞的時候很糟糕。)
n 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
n 成長過程中常經驗到嚴重的疏忽,或拒絕、排斥、羞辱…等
n Alter-ego selfobject failure
n 缺乏被陪伴,一起聊天談話,以及一起從事活動與遊戲等的經驗。
n 自我(self)結構的嚴重缺損。
n 為了緩解空虛感:常從事刺激性的活動,或利用自虐、酒精與物質濫用等方式帶來感覺,或放鬆自己。
n 為了撫平其內在的insecure anxiety,而不斷的企圖操縱其親密的伴侶等。
14. 從selfobject
psychology來看亂倫式的性侵與家暴等問題
亂倫式的性侵與家暴等創傷經驗,從selfobject psychology來看
成長過程中倘若發生亂倫式的性侵與家暴等當然都是發展過程中的創傷性的經驗。
而仔細去探索與分析亂倫式的性侵與家暴為何會對受害的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傷害時,你會發現那創傷不僅僅是因為其所遭受的性侵害與暴力行為等。
在這些亂倫式的性侵或家庭暴力行為的陰影之下,其實還有著嚴重的 selfobject failure相關的創傷經驗等,而就是在這種嚴重的selfobject failure的家庭氛圍與背景之下,受害的孩子又雪上加霜的經歷了性侵與家庭暴力等創傷,於是乎對個案的身心衝擊就愈顯嚴峻,而其心理與自我的狀態也就更加的岌岌可危了。
其實可也說,亂倫式的性侵或家庭暴力,乃是selfobject failure之中最糟糕以及最具有傷害性的表現之一 ,所以,以公權力的震懾力來介入與防範實屬必要!
就我的臨床經驗,亂倫式的性侵或家庭暴力,也常常是導致個案發展出解離性疾病或多重人格,或是邊緣型人格疾病的病理根源。
李怡的案例
類似這樣解離性的案例,我在臨床上治療過不少位。
李怡是一位今年以四十多歲的未婚女性,她有一個姊姊。
李怡從小就活在母親的嚴厲管教之下,這嚴厲管教其實早就跨過了紅線。
李怡小時候就常挨揍,有幾次,她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在母親的威逼之下,脫光了衣服,公開的在庭院裡被母親鞭打,到這裡,其實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
而除了母親經常性的施虐以外,還有一件糟糕的事情持續發生了好幾年。在她小學到國中那段期間,母親的一位熟識且經常在家中走動的男性友人,以宗教之名來親近她,並多次誘姦了李怡,時間持續長達數年之久,大約高中的時候,李怡終於有一次成受不了了,便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沒想到她母親反應竟然是責怪女兒是個勾引男人的壞女人,而對那位壞叔叔,李怡的母親竟然還是繼續讓他在家中走動,好像這件嚴重糟糕的行為並沒有發生過一般。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更加嚴重的selfobject failure.
其實在深入的會談中,我幾乎看到的是個案在成長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幾乎是全面性的selfobejct failure experiences.
除了母親經常對她施予的肢體虐待,動輒打罵管教,以及個案所經歷多年不堪的類亂倫式的性侵,其實,其母對個案極為嚴厲,她在家中經常經驗到嚴厲的批判與斥責,且許多批判乃是假以宗教之名以行之。
而個案在成長的記憶中,幾乎找不到來自父母的輕鬆愉快的陪伴,以及肯定讚美等的經驗。
所以,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說諸如Idealized selfobject experience、Mirroring selfobject experience、Alter-ego selfobejct experience 等都是嚴重地缺乏。再加上不時的肢體虐待與亂倫式的性侵所帶來的創傷,對於一個少女來說,的確是無以復加的沉重、痛苦與羞愧,而只有以解離來面對這個世界了。(離開自己的痛苦人生,隔離內在不堪的情緒,讓自己得以繼續活下去。)
嚴重的Idealized selfobject failure
糟糕的Mirroring selfobject failure
嚴酷的Alter-ego selfobejct failure.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 chronic depression
附錄:
留言
張貼留言